顾国康 张毅涛
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来经营,用爱把群众当成家人,用爱家的理念爱社区,认真聆听辖区群众的心声,回应群众的需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区工作,这正是广州市增城区300多名社区民警坚持走的群众路线。
勇于探索,让“家”充满欢声笑语
“‘公平桥工作室’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增城区公安分局雁塔派出所荔湖社区民警列伟镇于2021年参加公安工作,目前是全区年龄最小的社区民警。今年2月,他参与创建万达商圈“公平桥工作室”,肩负起社区日常管理责任。
4月,商圈内某餐饮店的两名员工在洗碗过程中因误会而引起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列伟镇带着双方到“公平桥工作室”进行协商调解,并邀请了解双方情况的后厨经理参与。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列伟镇了解到,双方之前已存在小摩擦,在后厨经理的努力劝说下,两人才继续共事。但因两人产生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化解,一点小事就容易使情绪激化,从而发生肢体冲突。因此,列伟镇认为,让他们真心愿意继续共事才能解决问题。得知两人是同乡,列伟镇就以此为突破口,从向他们了解其家乡的文化传统开始,慢慢引导两人感受到“本是同根生”,同乡之情本应互帮互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两人在不知不觉中互动起来,聊家乡、话家常,心中的怒气和误解也渐渐褪去,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工作室里传出了阵阵笑声。
“‘公平桥工作室’也叫‘微笑工作室’,通过社区民警的努力,让欢声笑语常在。”列伟镇道。目前,增城区永宁街、仙村镇等镇街的“公平桥工作室”正在建设推进中,力争通过一个个“细胞”工程,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网格内。
立足本职,把群众当家人爱护
“我自己就是父亲,青少年这个时候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走上歪路。”增城区公安分局派潭派出所佳松岭警务区下辖6个行政村,辖区内村民以农耕和外出务工为主,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从2015年3月起,70后民警欧春就一直在派潭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怎么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了他的重点工作之一。
“同学们,我们驾乘二轮车时最帅是什么姿势啊?最安全又是什么姿势呢?”“戴头盔!”“对啦,除了自己要做好,也要提醒家长戴好头盔不冲红灯哦。”在“平安宣讲进校园”的课堂上,欧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幼化的案例,给孩子们讲述了交通安全、识毒拒毒、学法懂法、防校园欺凌、防溺水等方面知识,通过普及防范知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年4月,欧春到社区走访时,村干部反映,村里有一厌学少年,父母无法管教。欧春和村干部到该少年家中,用心聆听孩子的倾诉,了解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为其解开心结。经过欧春长达两小时的耐心沟通疏导,孩子答应回学校上学。欧春同时提醒孩子的家长,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今年,增城区公安分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重视、政法统筹、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区综合治理,依托护苗数据模型,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效能。
多元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
增城区公安分局荔城派出所环翠社区位于荔城街城区,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千多人,且多为小区居民,邻里纠纷不时发生。扎根在该社区多年的60后社区民警刘永林,充分运用新机制解决百姓难题和邻里纠纷,及时化解基层矛盾。
今年2月9日,辖区某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意见不统一问题引发纠纷,反对安装的居民在施工现场实施阻挠。刘永林到场后,按照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移交处置指引,会同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罗国航,将此事提请街道研控指挥中心组织处置。2月10日和3月16日,由荔城街研控指挥中心牵头,组织派出所、居委会、驻居部门、规划建设办、驻居律师,对该小区加装电梯事宜进行协调。经过调解人员的努力,通过多次面对面调解,该小区居民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并签订调解协议书,一起邻里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分局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解决这类矛盾纠纷,基层民警更有抓手了。”刘永林说道。今年以来,增城区全面实施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移交处置工作机制,构建起以区、镇(街)两级研控指挥中心为依托,整合、推动多元调解力量下沉村(居)的三级体系,切实提升联合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