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荔湾芳村片区的疫情防控一线,活跃着一群年近50岁的民警们。
他们中不少人,党龄已经超过20年,却丝毫不落年经党员。
“党员就应该走在前面,我不能袖手旁观。”
王玲所在“三人小组”上门核查
“队内医生”救助战友
今年50岁的王玲,党龄已经有21年,她在部队工作了24年,2011年转业到广州市公安局,担任综合保障中心综合部一级主任科员。
因为此前曾在医院工作,担任儿科医生,因此当支援芳村的命令下达后,有医疗背景的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6月2日晚至今,她负责支援荔湾区中南街海中居委会,担任“三人小组”成员,负责上门收集居民信息,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跟进重点人员(独居、孕妇、重病)情况、上门问诊,协调解决其实际困难。
因为“三人小组”辖区外地居民多、花场和工业区地域分布分散,人员情况复杂。作为一名老党员,她第一个站出来穿护服上阵,在整个团队起到了带头作用。尽管因为年龄大,有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炎、糖尿病、眩晕症等疾病,但她也咬牙坚持。而且因为自己儿科医生的从业经历,“三人小组”上门采集核酸样本期间,王玲总能哄逗小朋友,让孩子们配合采集核酸样本。
王玲脱下防护服后的手
有时了解到居家隔离居民身体不适,王玲还会与队员定期上门回访,为患病居民及时送上相关药品。
6月8日22:11,王玲和同事薛琨接到前线指挥部的通知,警训部支援一民警在返程路上处于半昏迷状态,王玲和薛琨两位医护人员不顾执勤后的疲惫,拿上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立即赶往现场,当他们冲到楼下时,需要治疗的病号的车也刚刚停下,经过测量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糖,穴位擦驱风油和口服藿香正气水、速效救心丹,民警情况逐步好转,第二天王玲和薛琨再次对病号巡诊,再次测量生命体征,并给出进一步的治疗和休息的建议,
同时,两位队内医生还向现场民警们宣传了高温环境下执勤如何预防中暑的健康知识。
王玲为队员检查扭伤的脚踝
蔡佩玉领取防护服
两次累倒在岗位上
今年53岁的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训练二处教官蔡佩玉,党龄同样有21年。
6月2日下午,蔡佩玉在得知市公安局下达支援荔湾抗疫任务指令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
根据工作安排,蔡佩玉被安排在本次疫情最严重的白鹤洞街鹤园小区,作为“三人小组”成员参与抗疫,主要工作是负责上门收集居民信息,宣传居民居家隔离政策,协助医护人员上门采集核酸,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协助转送密接或次密接人员,协助重病人员送院救治,协助解决居民生活及就医需求等工作。
因为鹤园小区是这轮疫情最严重的核心区域,确诊病例全市最多、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她每天要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穿着全套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工作,曾两次累倒在岗位上。
6月20日父亲节当天,因为天气酷热,穿防护服连续工作时间太长,蔡佩玉在完成当天工作任务后险些当场晕倒,幸有身边医护人员及时救助,每次累倒后,身体有些好转,她又主动要求工作。
从6月2日晚开始工作至今,她共参与“三人小组”上门核酸采样700多份;协助鹤阳小区内大规模核酸采样(1000多人次)秩序维护工作,开展居民信息登记,向居民送出爱心包112个。
父亲节当天,她还向隔离户送出父亲节“三人小组”自制的节日贺卡56张。
蔡佩玉所在“三人小组”制作的父亲节贺卡
封控卡点执勤检查(左一为冯润文)
连续30小时值守在岗
46岁的冯润文与两位“前辈”相比,年龄稍小,但党龄却也有20年。作为荔湾区公安分局海龙派出所副所长,他一直战斗在疫情的中心地带。
5月24日晚,冯润文接到指令参加白鹤洞街鹤园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连续工作12小时后,荔湾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他又到中南街海南村花博园核酸检测点的现场,负责秩序维护。
来不及好好休息,从5月26日晚7时到28日凌晨2时结束,他连续30小时坚守岗位,细心落实每一个环节,确保群众安全。
声音哑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没有退下来,充分体现了“向我看齐跟我做”的带头作用。
5月29日,荔湾区下达对海龙街地区进行疫情封控的通知后,他又负责值班和卡点安保工作,对每一个卡点的封控位置措施、人员安排,小到卡点封控人员站的位置他都细心安排,在处理值班工作的间隙,他抓紧对封控防线的巡查,确保万无一失。
芳村片区实施疫情封控措施期间,冯润文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月5日他协助居民陈先生将药品送到独居在冲口杏花社区92岁亲属手中;6月13日他多方协调设法将居民詹先生儿子身份证送到远在黄埔的儿子手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公安民警在疫情防控中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