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版
回到顶部

广州市公安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2305号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19-04-25 07:45 来源:广州市公安局 访问量:-
【字体:

刘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建议》(第20192305)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与你们进行了沟通交流。综合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问题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公交都市”的创建要求以及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工作部署,在全面分析公交线网现状布局的基础上,制订了加快实现公交线网优化提升的一系列措施,重点强化城乡结合部、新兴发展区的公交服务,实现城乡居民公交出行全覆盖,并作为一项系统民生工程长期推动。尤其近年结合公共交通城乡服务均等化等工作,重点优化中小巴线路网络,中小巴线路已覆盖500多个社区或自然村。公交线路总里程由17189公里增长至21863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由87.3%提升到95.1%,实现了城中村或社区道路能安全通行公交车辆的地方公交线路基本覆盖。目前,中心五区政府自2015年以来试点推行便民服务车,通过详细摸查地铁公交站点接驳缺口,合理安排车辆运行路线,截至2018年,全市共开通便民服务车线路159条、便民车741辆,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工作,结合道路通行条件改善、市民出行需求变化以及地铁线路的规划建设,重点加强新建住宅小区、大型商业中心、工业园区等出行需求大的区域与区域换乘枢纽及地铁站点的公交衔接,进一步扩大公交线路覆盖范围,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二、关于做好非机动车道规划问题

非机动车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广州市作为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中心主干道以快速通行缓堵为主,人行道同步建设使用,设立自行车道需结合道路功能定位、通行能力、交通流量等因素科学考虑和论证。根据已获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慢行系统建设明确列入总体规划,我市人行/非机动车道用地占道路用地的25%-30%、绿化用地占20%-25%、机动车道用地占50%-55%的道路资源分配指标目标。近年来,我市城市道路主管部门通过道路品质化提升、道路大中修、片区整治等多种项目渠道进一步改善自行车道使用现状。对已设置自行车道的道路进行贯通处理,增加和完善非机动车通行的标识系统,完善附属设施的配置;对有条件但未设置自行车道的道路,根据相关标准,增设自行车道或进行自行车道改造建设;对存在客观条件限制的道路,在优先确保人行通行功能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推进自行车道建设。

我局交警支队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等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图时,按照道路全要素规范,合理把关道路横断面设计图,明确要求按规范设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车行道等功能性车道;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要求,明确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宽度不小于2.5米;建设过程中,履行监督义务,严格要求建设单位按设计图进行施工。因此,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道路均会配套建设有符合规范的非机动车道。对于城区部分旧有道路,受原有设计及道路资源限制,无法大规模进行非机动车道改造。但市区现状慢行系统的发展亦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初,市交委、住建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市国土规划、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完善全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有关规划,组织对全市具备条件的道路进行自行车道的建设、改造和提升”的工作任务。目前,市住建局亦已牵头完成了珠江新城、琶洲片区部分道路非机动车道的改造工作。

三、关于加大对电动自行车执法力度问题

围绕广州市“五类车”综合治理工作,我局交警支队充分借助市“五类办”平台作用,在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每月定期联合开展2-3次全市统一行动,全面加强“五类车”源头环节清查整顿。据统计,2018年,共组织“红棉剑锋”“百日行动”等全市统一行动33次,查扣“五类车”50.58万辆,历史以来首次突破50万辆,同比上升17.3%,行政拘留违法人员3839人,刑事拘留28人,查处电摩交通违法106.85万宗,同比上升52.45%;查处涉嫌非法营运“五类车”202宗,责令70余家停车场和批发市场进行整改,查处停车场违章1宗、专业批发市场违章8宗;检查摩托车维修档口1200余家。

四、关于加强交通安全宣传问题

结合《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实施工作要求,我局交警支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整治点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对查处到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违法驾驶人,强制其观看严重交通事故案例和宣传资料半小时,通过强制教育手段,促使驾驶人了解摩托车和电动车交通违法的危害性,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二是结合“五进”宣传工作,将一些涉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和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通过悬挂横额标语、张贴海报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三是依托各区政府力量,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两站两员”机制,发挥劝导员、安全员作用,把好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出入村口”,积极劝导纠正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五、关于加强外卖、快递行业车辆监管问题

针对我市外卖送餐车、快递行业车辆的管理问题,我局交警支队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与外卖配送、快递行业机构的协调沟通,形成警企共建共治的格局。

(一)外卖行业方面。一是我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多次召集企业召开会议,通过签订承诺书、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约谈等措施,要求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二是加强警企路口管控,通过要求企业派员配合民警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形成常态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整治力度,严格查处外卖车辆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并通过PDA录入车辆和人员违法信息,形成人员车辆数据库,每月将情况抄告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督促企业加强违法人员安全教育和内部惩戒。四是研究科技化管理措施,在全市推广“一人一箱一码”工作,通过电子监控抓拍骑手交通违法行为,每周通报企业,要求企业安排骑手前往交警违法处理窗口接受处罚。2018年,共查处外卖送餐车辆交通违法3.8万宗。

(二)快递行业方面。根据国家《快递暂行条例》和广州地方性法规《规定》要求,我局配合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广州市邮政快递行业末端配送车辆试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国家标准未出台前,采取“先行试点”的过渡期管理,通过在海珠、白云区先行先试,逐步推广,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方案》主要通过配额管理、“四个统一”(统一标志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车辆、统一监管)、限定时间、人车绑定、退出机制等手段,给予快递电动三轮车一个临时身份,允许上路通行,并加强管理。目前,海珠区、白云区合法上路车辆已达到4000多辆,我局同步开展车辆交通违法整治行动,2018年共查处交通违法1.26万宗,初步形成了示范效应。近期,市邮政管理局会同我局联合行文报告市政府,准备向全市推广此项工作。推广后,现有的快递车交通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下一步,我局交警支队将结合自身管理职能,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结合“红棉剑锋”五类车整治全市统一行动,同步开展外卖送餐车辆交通违法整治,通过源头综合治理,多警融合联动,营造高压严管氛围。二是对查处到的违法外卖送餐车辆,强制驾驶人观看严重交通事故案例和宣传资料,通过强制教育手段,促使驾驶人了解交通违法的危害性,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三是不断深入外卖送餐企业开展宣传教育,安排民警上门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监管和教育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外卖配送员守法意识。

感谢你们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心与支持。

                                      广州市公安局

                                    2019422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